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想从中获取什么?
做好需求分析与需求取舍
过去从哪里看到架构师的三种境界,最高境界是创造商业价值,无意之中一直记在心里。最后发现各角色职业发展到最后都殊途同归了:发现商业价值,具备优秀的决策能力。
下面这段话,是作者对这本书的定位:
明白掌握用户模型之后需要向交易模型跃迁,明白有效决策的思考维度,明白产品经理应该创造什么样的用户价值。
读完记得什么?
- 公司、产品、用户三者关系:公司通过产品和用户做价值交换。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产品经理要能在实践中理解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设计产品促成更多交易,以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 用户定义:用户不是自然人,用户是功能的集合。2款同为1亿用户量的产品,价值是不一样的。用户有以下几个属性:
- 异质性:
- 情境性
- 可塑性
- 自利性
- 有限理性
- 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
- 经济学和心理学在需求分析中的作用:
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微观的个体行为,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宏观的群体行为和结果。经济学领域庞大,只需要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效用、成本、边际、供需定律。
- 决策目标、方法:机会成本是选择做一件事不去做另一件事的成本。
- 产品经理成长关键
这条的普适性很强,对其他职业也是用。可以是工程师的成长路径,;医生的成长路径
- 经验是阅读、经历、思考三维一体的。
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的?
有什么意外的收获?
读书方法:
- 读下其他人对本书的解读,发现自己没有get到的点,帮助理解。
- 不要同时学多个领域的东西,上下文切换成本太高,又不能做到及时复习总结容易遗忘。集中时间和精力一个个去攻克。
л型人才和T型人才:
读书边界: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作者经常旁征博引其他相关书籍,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不可能伴随展开,需要记得我们读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引用书籍和初衷的相关性多大,能否促进更深层级的理解。
潜力无限性与精力有限性的矛盾:潜力无限性即人一生可以学会很多技能;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使有潜力把十八般武艺都学会,除时间周期很长外,也不可能同时把18件事情做好。因此要有所选择,这里可以用机会成本进行决策选择。
经济学概念:
边际:包含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成本、边际利润。- 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传统经济学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武平的消费量没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额外增量。
延伸阅读
读这些书,不但有助于提高产品经理的职业能力,也能帮助大家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让大家在做人生抉择或日常选择时更轻松自信。
《社会心理学》(插图第7版,埃略特·阿伦森)
《第一本经济学》(罗伯特·墨菲):经济学帮助人们洞察世事,这一本相对简单,写作目标是让高中生也能读。
《学会提问》 (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介绍批判性思维,学习辨别信息和言论的真假对错。
《消费者行为学》(利昂·希夫)